《If I Die Young》repo

忠于原著德亚官配设定下的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视角叙事。

推荐指数★★★★☆

和《广桥爱情故事》出自同一位作者,彤鹤的作品风格一贯鲜明,文笔细腻,叙事节奏出众。

她总能在原作设定的基础上挖掘出全新的切入点,用独到的方式重新诠释角色与剧情,挖掘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角色深度与人物张力。

像朱朝阳与叶驰敏、德拉科与阿斯托利亚这两对,在原作中都属于拉郎性质较强的组合。即使后者是原著钦定的官配,但两人之间的描写寥寥,几乎没有实质性交流。这类模糊关系本身就给二创留下了广阔的发挥空间,而彤鹤恰恰擅长在这种留白中构建可信的情感逻辑,让幻觉成真、让关系自然生发,读起来毫无违和感。

不是拉踩,但其他作者笔下的原著角色,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只提取了角色原有的性格标签和人物设定发展出的衍生人物,是在脱离角色写东西。故事确实精彩,但更多的是一种“原著没写细,所以这种可能性也成立”的感叹,读完后也难以将人物与原作中的那个“他/她”建立起直接的连接。

相比之下,广桥和Dieyoung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如果原著世界线稍有偏移,角色的命运就会发展成这样”的平行宇宙式延展,甚至让人产生“这可能真的在某个角落悄悄发生过”的错觉。

一方面是因为彤鹤在设定和情节上基本遵循原著的框架,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笔下的角色在贴皮的同时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力,像是从文本缝隙中自然长出来的人。

以《Dieyoung》中的达芙妮为例,原著对她的着墨不多,她的形象常年停留在“斯莱特林小团体”中不起眼的背景板。二创中通常会把她描绘成一个出身old money家族、深受规训、擅长察言观色的典型淑女。说得难听点,就是那种适合婚配、懂得取舍的好嫁女。

比起妹妹阿斯托利亚的出淤泥而不染,达芙妮往往被刻画得更世故更虚伪,仿佛注定只能成为一个不讨喜的背景人物。

但她在dieyoung里拥有了二次生命,鲁莽的疯婆娘,比合格的淑女顺耳多了不是吗。